柯文哲目前身陷的所有爭議懶人包

身處羈押中的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所陷入的一連串爭議,有增無減。本站特此整理最新發展,為讀者呈現完整脈絡。

新媒體投資爭議引發質疑

近日,《鏡週刊》一則關於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涉嫌投資新媒體的爭議在台灣政壇引發軒然大波。這篇報導指出,柯文哲可能違背自己一直以來倡導的「黨政軍退出媒體」理念。

根據《鏡週刊》的報導,今年5月,柯文哲主動要求核撥100萬元投資一家新媒體公司。這家公司雖然標榜為「新媒體」但其財務狀況並不樂觀,財報顯示已經虧損超過6000萬元。面對黨內人員的質疑,柯文哲卻堅持要「賭一把」,強調這是一項創投投資,而非政府審查標案,並指示直接將資金匯給對方。這筆錢匯出後的不久,柯文哲就被收押禁見。

報導還指出,柯文哲可能是民眾黨資金的「實質操盤手」。據稱,他要求木可公司負責人李文娟定期向他彙報包括木可公司、眾望基金會、新故鄉基金會在內的資金狀況,以及選舉結餘款的使用情況。這一細節進一步引發了對柯文哲財務管理方式的質疑。

民眾黨發言人吳怡萱強烈否認了這些指控,稱黨內從未投資任何媒體。他們批評《鏡週刊》的報導是「科幻小說」,缺乏具體事證,並指責這是民進黨執政下「黨檢媒一體」的結果,意圖破壞台灣的民主法治。

然而《鏡週刊》並未退讓,並發表聲明反駁民眾黨的指控,強調報導內容均有所本,並經過查證。週刊表示,監督政治人物是媒體的天職,民眾黨試圖削弱媒體監督力量的企圖永遠不會得逞。

政治獻金申報不實風波

民眾黨承認漏報高達1937萬5409元政治獻金,引發軒然大波。此外,還出現多起疑似浮報和圖利特定廠商的支出爭議。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民眾黨的公信力。

涉及違法的具體情況,主要是海外捐款爭議。柯文哲被爆出有17筆政治獻金來自海外其中9筆來自中國(包括上海、香港、澳門),8筆來自日本。這些捐款可能違反《政治獻金法》第7條,該條規定不得收受來自外國、中國大陸地區、港澳的捐贈。監察院表示,如違反相關規定,應處新台幣6萬元以上120萬元以下罰鍰。民進黨立委莊瑞雄指出,若收到不該收的錢卻沒有退還或繳庫,可能面臨最重5年的徒刑。

民眾黨發言人吳怡萱回應,只要具有中華民國國籍、年滿20歲,不論在哪裡都能捐款;初步看捐款人是有身分證的,正在重新盤點,檢視捐款人是否都有身分證。對此,柯文哲在親自回應中坦承在這次事件中識人不明、用人不當,表示會深刻檢討並改正過失。

這件事導致時任競選總幹事黃珊珊遭停權3年,財務長李文宗被開除黨籍,會計師端木正被開除黨籍。

這些細節顯示柯文哲和民眾黨在政治獻金管理上確實存在問題,不僅涉及金額巨大的申報不實,還可能觸犯了法律。這場風波對民眾黨的公信力造成了嚴重打擊,也引發了外界對其財務透明度和管理能力的質疑。

柯文哲競選總部、木可公關公司和眾望基金會之間的關係

柯文哲與木可公司及眾望基金會之間的關係爭議,可以追溯到2022年,當時柯文哲即將卸任台北市長,木可公關公司也在此時成立。這家公司的成立時機引起了外界的注意,因為它與柯文哲卸任前只相差兩個月。更者,木可公司的負責人李文娟,是柯文哲競選總部財務長李文宗的妹妹。

有媒體報導指出,柯文哲的競選團隊將高達1300萬元的政治獻金以「授權金」的名義轉入木可公司。民進黨台北市議員簡舒培對這筆資金的流向提出了尖銳的質疑。她指出,1300萬元授權金的授權方式有違常理,通常被授權方才是支付授權金的一方,

與此同時,眾望基金會也成為爭議焦點。這個基金會與柯文哲關係密切,被視為是民眾黨的智庫。有人質疑,這個基金會可能成為了民眾黨規避政黨法規限制的工具。前民眾黨文宣部主任柯昱安在一次公開談話中揭露,柯文哲一直有意建立「黨營事業」的想法,常常提到希望民眾黨能像其他政黨一樣擁有自己的事業。這個說法為木可公司和眾望基金會的成立提供了一個可能的解釋。

面對這些質疑,柯文哲和民眾黨的回應顯得有些混亂。雖然他們否認了任何不當行為,但未能提供令人信服的解釋。

木可公司在2024年8月12日發布聲明,宣布即刻暫停運作並進行清算,並表示清算後的所有盈餘將全數捐給公益團體。

京華城弊案導致羈押

2024年9月5日,柯文哲因涉及京華城弊案遭法官裁定羈押禁見。此事引發一系列政治風波,民眾黨支持者曾上街頭力挺柯文哲。柯妻陳佩琪表示將申請銀行交易明細以釐清爭議。

京華城弊案是近期台灣政壇最受矚目的爭議之一,這起案件涉及都市計畫、容積率調整和政商關係等多個層面。

事情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19年,當時京華城購物中心因經營不善而結束營業。隨後,威京集團取得該地的開發權,計劃將其改建為商辦大樓。2020年3月,威京集團向時任台北市長柯文哲的辦公室提出陳情,希望重新審視1991年都市計畫書中關於容積率等權利的規定。

在此之後,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做出了一系列引發爭議的決定。他們參考了《都市更新建築容積獎勵辦法》,創設了「韌性城市貢獻」、「智慧城市貢獻」和「宜居城市貢獻」等獎勵項目,額外給予最高20%的容積獎勵。這使得京華城的容積率從原本的560%大幅提升至840%,成為台北市史上最高。

2021年11月,北市府正式公告核定這一容積率,隔年都發局依此核發建照。這一決定引發了外界的強烈質疑。批評者認為,這種大幅提高容積率的做法可能涉及圖利財團,且缺乏足夠的公共利益回饋。

隨著爭議不斷擴大,司法機關開始介入調查。2024年5月,台北地檢署將柯文哲列為京華城案被告。8月底,檢調單位對柯文哲的住處、辦公室和民眾黨中央黨部進行搜查,並傳喚柯文哲接受約談。

在一連串的司法程序後,台北地方法院在9月5日做出了震驚各界的裁定:羈押柯文哲並禁止接見。這一決定不僅對柯文哲個人造成重大影響,也對台灣政壇產生了巨大衝擊。

此案中,柯文哲可能涉及違背職務收賄和圖利等罪名。檢方懷疑,在京華城案的審議過程中,可能存在不當的政商互動和利益輸送。然而,柯文哲本人及其支持者則堅稱這是政治迫害,強調相關決策都是依法行政。

柯文哲羈押時間線:

  1. 第一次羈押聲請 (2024年9月1日):
  • 9月1日晚上8點,台北地方法院召開羈押庭
  • 9月2日凌晨3時,法院裁定柯文哲無保請回,認為犯罪嫌疑不重大
  1. 第二次羈押聲請 (2024年9月5日):
  • 9月5日下午2時,台北地院重開羈押庭
  • 下午4時30分,法官呂政燁裁定柯文哲羈押禁見

在這兩次羈押聲請之間,檢方補強了證據,包括在8月30日搜索柯文哲住處時發現的USB隨身碟,其中包含可能涉及收受賄賂的記錄。

京華城案相關涉案人士:

  1. 柯文哲:前台北市市長,被控涉及圖利罪,疑似違法提高京華城容積率。
  2. 彭振聲:前台北市副市長,於9月2日凌晨被裁定羈押禁見。
  3. 邵琇珮:台北市都委會執行秘書,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總工程司。9月2日以貪污、圖利被告身分被傳喚到案說明。
  4. 沈慶京:威京集團主席,被視為案件中獲利的主要對象。檢方指控他獲得超過200億元的不法利益。
  5. 應曉薇:涉嫌收受沈慶京4700萬元,其中有上千萬的流向不明,檢調正在調查是否有部分流向柯文哲。

此案件仍在持續調查中,可能還會有更多相關人士被傳喚或調查。

柯的神秘USB隨身碟及Excel帳目檔案

柯文哲因京華城弊案遭到羈押後,一份存在於USB隨身碟中的Excel檔案引發了新一輪的爭議。2024年8月30日周五,檢調單位在搜索柯文哲住處時,帶走了一個USB隨身碟。這個隨身碟中儲存的檔案中有一份Excel檔,記載了「2022/11/1 小沈1500沈慶京」內容。

對於這條神秘記錄,出現了兩種主要的解讀。一種觀點認為,「1500」可能指的是1500萬元,暗示柯文哲可能收受了沈慶京的賄賂。另一種解讀則認為「1500」可能指的是下午3點,即15:00,是會面的時間安排。

面對這些質疑,柯文哲在接受檢方訊問時堅稱,這條記錄只是一個行程安排。然而,當檢方指出2022年11月1日柯文哲並無公開行程時,柯文哲又改口說「我們改期啊」,這種前後不一的說法引發了更多質疑。

媒體進一步調查發現,在2022年11月1日下午2點到5點期間,柯文哲確實有一個不公開的行程:他當時在時任北市民政局長藍世聰的陪同下,前往大同區的國慶區民活動中心拜會當地里長。然而,行程中並未出現沈慶京的身影,這使得「1500」作為時間的解釋變得可疑。

更引人注目的是,這條記錄的日期恰好是在京華城建照核發(2022年10月18日)之後不久。時間點的敏感性,使得這條記錄的內容更加引人遐想。

前台北市議員林亮君在社交媒體上質疑道:「你會把行程寫在Excel檔嗎?」林亮君認為,無論這個神秘數字代表的是金額還是時間,都顯示了柯文哲與財團之間存在密切的關係。她直言:「阿北已經成為了2014年他最痛恨的那種人了。」

4300萬商辦金流疑雲

於2024年8月下旬,台北市議員林延鳳在一場記者會上爆料,指出柯文哲於2024年5月10日以4300萬元現金購入了一處商辦。這處商辦位於台北市中正區林森南路和濟南路口的濟南大樓3樓,面積約48.76坪,距離立法院僅咫尺之遙。

這則爆料引起了媒體和公眾的廣泛關注,主要原因有二:首先,這筆交易是以現金完成的,沒有貸款記錄;其次,根據柯文哲2023年11月20日的財產申報,他和妻子陳佩琪的存款總額僅為2464萬元,遠低於這次購房的金額。

隨後立即引發了對柯文哲資金來源的質疑。柯文哲夫婦的已知存款與房價之間存在約1800萬元的差額,這個數字恰好與民眾黨此前自爆的政治獻金帳目短差相近。這一巧合引發了外界對柯文哲是否挪用政治獻金的猜測。

面對質疑,柯文哲於8月26日公開回應,承認確實購買了這處商辦。他解釋說,這筆資金來自選舉補助款,其中三分之二歸個人所有。柯文哲表示,他參考了過去其他總統候選人的做法,打算用這筆錢設立個人辦公室,作為長期使用。

然而,柯文哲的解釋並未平息爭議。批評者指出,在政治獻金爭議尚未平息的情況下,柯文哲又捲入這樣的金流疑雲,嚴重損害了他一直標榜的清廉形象。更有人質疑,柯文哲在批評民眾黨78萬元交際費過高的同時,卻能夠購買價值4300萬元的商辦,這種行為是否存在雙重標準。

有媒體報導指出,柯文哲對民眾黨所屬基金會的資金幾乎全權掌控,甚至會通過通訊軟體下達指令。這與柯文哲此前聲稱對帳目「不知情」的說法形成了鮮明對比。

看房上億豪宅爭議

在柯文哲陷入政治風波之際,他的妻子陳佩琪參觀上億豪宅的行為又為這場風暴增添了新的火花。2024年8月中旬,媒體報導陳佩琪在台北市中山區參觀了一處價值1.2億元的豪宅。這處豪宅位於中山北路二段,是一棟知名建商的新建案,每坪售價高達200萬元左右。報導指出,陳佩琪不僅僅是參觀,還對購置表現出濃厚興趣。

社會上的質疑,包括柯文哲夫婦是否有能力購買這樣的高價房產,以及資金來源是否合法。對此,柯文哲於8月24日公開回應,表示自己和妻子都是台大醫生,要買1億元的房子並不困難,並強調「不用裝窮」。他也解釋說,陳佩琪只是去看看房子,並沒有實際購買的打算。

然而,柯文哲的這番言論反而引發了更多爭議。台大知名婦產科醫師施景中在社交媒體上表示,他至今還沒見過身邊的醫師夫妻能買得起1億元的房子。施景中指出,柯文哲在過去曾說「當醫生其實沒有那麼好賺」,現在卻改口說買得起1億元的房子,這種前後不一的說法引起了公眾的質疑。

此外,陳佩琪參觀豪宅的行為也與柯文哲一直以來塑造的「庶民」形象產生了巨大反差。柯文哲在政治生涯中多次強調自己的節儉作風,甚至以騎腳踏車上下班作為標誌。這次豪宅事件無疑給他的公眾形象帶來了衝擊。

接著媒體又爆出陳佩琪不只看了一處豪宅,而是參觀了多處高價房產。

ATM密集存款、保險箱及人頭帳戶爭議

九月初,陳佩琪被指控曾利用ATM分批存入大筆現金,總金額高達619萬元新台幣,存款次數超過60次。這些資金被存入陳佩琪本人及其三個子女的銀行帳戶中。這種行為引起疑慮,因為在通常狀況下,大額現金會在銀行櫃檯進行,以便銀行能夠進行必要的審查和記錄。

陳佩琪對此解釋,她習慣使用ATM進行存款和提款,認為這樣比較省時,又者自己是公眾人物,不想引起側目。她還強調,如果這619萬元是在6年內存入的,平均每年約100萬元,在個人合理的贈與額度內。

這種解釋卻是越描越黑,因為密集的小額存款行為可能是為了避開銀行對大額現金交易的審查,甚至可能涉及洗錢。特別有媒體指出,這些存款的時間點與京華城案中的一些關鍵事件,如便當會和容積率通過的時間,有所重合。

而陳珮琪在偵訊交代金流來源時,也4度翻供。先是說柯文哲的稿費,後來又說是民眾捐的選舉經費、小孩壓歲錢、母親手尾錢等等說法,最後才說是母親帳戶的錢。

除了ATM存款爭議,柯文哲家中的保險箱也成為了焦點。據報導,檢調單位在搜查時,在第一銀行的保險箱中發現了上百萬元的現金。陳佩琪對此解釋說,這些保險箱是她的,裡面放置的是結婚時的嫁妝金飾、婆婆送的玉器等,還有兩筆各50萬元的現金,是為了給丈夫和孩子備用。

面對質疑,陳佩琪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公布了詳細的金流來源,總計約1628萬元。她強調,這些錢都是正當清白的,包括她母親的遺產、她和柯文哲的工作收入、選舉補助款等。她呼籲外界不要做不當連結,應該以證據說話。

但是,為什麼要在短時間內進行如此頻繁的存款?是否有意圖製造資金斷口?也有人指出,即使這些錢的來源合法,如此密集地使用ATM存款也可能違反洗錢防制法的規定。目前,檢方仍在調查這些金流的具體來源和用途。陳佩琪目前仍以證人身份接受調查,但如果被檢方查到違法事證,有可能從證人轉為被告。

未爆彈

台灣媒體預測,待京華城一案告一段落後,可能會持續追查的案子有:北士科案,政治獻金案

支持度大幅下滑

在這一連串爭議後,民眾黨在民意調查中的支持度大幅下跌。從原本標榜超越藍綠兩黨的「白色力量」,到如今連番捲入政治醜聞,柯文哲和民眾黨的形象受到嚴重打擊。

民眾黨如何應對這些危機,以及柯文哲能否重建公眾信任,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台灣政壇的焦點。本站將持續關注事態發展,為讀者提供最新的報導。

照片來源:Jameson Wu, via flickr https://flic.kr/p/2oKTVPT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