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東北部的農布阿蘭普省,由於幼兒園槍擊案登上全球關注的頭條:10 月 6 日,一名警員襲擊了幼兒園,無差別槍殺及刺殺了兒童和教師,並沿途開槍打死他在沿途看到的人,最後開槍打死他的前妻和孩子後自殺。總共造成 36名受害者(不包括肇事者)死亡,其中有24名幼兒,最小的只有 3 歲。
校園襲擊案是否有跡可循?
孩子們身處於無邊無際的危險之中,每天都有可能遭受到攻擊、被綁架或者是致命的傷害。近年來,全球各地都發生過學校槍擊事件,似乎慢慢有了模仿犯罪的迹象,是很危险的事情。
由於這些攻擊大多數都很快結束,執法部門很少有機會在傷害造成之前進行干預。此外,許多經歷過這些悲劇的學校都實施了物理安全措施(例如,安裝監控錄影機、學校警衛、校園封鎖程序),因為預防才是關鍵。
美國國土安全部門在針對預防校園暴力的研究中1,發現以下重點:
• 校園襲擊者並沒有固定的特徵分析:攻擊者的年齡、性別、種族、年級、學習成績和社會特徵各不相同。同樣,由於學校的規模、位置和師生比例各不相同,因此也沒有特定哪種學校會比較容易成為襲擊目標。威脅評估過程不應側重於特徵,而應側重於收集有關學生行為、情境因素和環境的相關資訊,才能評估暴力的風險。
• 攻擊者通常有多種動機,最常見的動機是對同學的不滿,除此之外,攻擊的動機還可能包括對學校工作人員不滿、戀愛關係或其他個人問題。另外也有純粹想殺人、想自殺或追求成名(雖然是惡名)。發現學生行為的動機,才能評估學生參與暴力的風險、並確定適當的干預措施以改變行為。
• 在美國,大多數襲擊者使用自家或親戚家取得的槍枝。雖然聽起來槍枝好像很不安全,但有些攻擊者使用的是刀具。
• 大多數攻擊者都經歷過心理、行為或發展症狀:攻擊者在攻擊前的表現,可觀察到的心理健康症狀分為三大類:心理(例如,抑鬱症狀或自殺意念)、行為(例如,反抗/不當行為)或症狀(ADD/ADHD)和神經/發育(例如發育遲緩或認知缺陷)。有一半的襲擊者在襲擊前,接受過一項或多項的心理健康治療。
• 有一半的攻擊者對暴力相關話題感興趣
• 所有攻擊者都經歷過與同齡人和/或感情關係的社會壓力
• 幾乎每個攻擊者都經歷過負面的家庭生活
• 大多數攻擊者是欺凌的受害者,而且經常是公開地被霸凌
• 大多數攻擊者都有學校紀律處分的歷史,並且有些人之前就與執法部門有過接觸
• 所有攻擊者都表現出令人擔憂的行為,引起其他人關注,並且大多數人都會事先表達他們的攻擊意圖
學校應預防並演習突變狀況
為了提升安全,為可能的校園襲擊案保持應變的能力,是不能沒有的。不應該再有生命的殞落,才讓我們發現預防與安全的重要。
如何降低上學的風險?
- 為孩子選擇安全的上下學交通方式,或建立安全的上下學路線,避開危險地段。
- 教會孩子識別危險地段和人物,並告訴他們如何應對。
- 常常和孩子溝通,了解他們的行為和心理狀態,並多了解同學的相處狀況,是否有霸凌的現象
- 盡量讓孩子留在受保護的安全環境中。
每每發生學校屠殺案,都讓全世界震驚惋惜,因為兒童和年輕人學習、成長、理應是最安全的學校,卻讓上學成為一項高風險的活動。如今,到底有多少學校將「安全」列為優先考慮之一?
當前的校園面臨著許多安全問題,例如校園暴力、幫派滲入、性侵等,嚴重影響著學生的正常學習。家長和孩子都應該了解自己的權利,利用校園反霸凌法的機制,不要讓校園暴力成為學生的夢靨。
Reference:
- A U.S. SECRET SERVICE ANALYSIS OF TARGETED SCHOOL VIOLENCE – Full 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