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重要!電動車的防火措施與起火應對

電動車的市占率不斷升高,許多想買車換車的人都將電動車列為首選,電動車逐漸成為現代交通的重要選擇。但車中最重要的鋰電池安全議題,卻沒有被重視。雖然就目前的統計數據來看,電動車起火事件頻率比傳統燃油車低,但一旦發生,鋰電池燃燒所產生的高溫與有毒氣體會使滅火難度大增。本文將詳細探討電動車電池燃燒的預防措施以及緊急應對方法,從日常使用安全到火災處理,提供電動車車主全面的安全知識。

人人都應該知道的電動車鋰電池常識

了解鋰電池熱失控機制

電動車自燃最常見的原因是鋰電池發生「熱失控」現象。熱失控是指電池內部溫度急劇上升,導致一系列不可逆的化學反應,最終引發難以控制的高溫、快速燃燒甚至爆炸。當鋰電池進入熱失控狀態時,內部溫度可能迅速超過數百度,並釋放大量易燃氣體,這些氣體遇氧後便會點燃,形成猛烈的火勢。熱失控一旦開始,通常難以在短時間內完全控制,這也是為什麼電動車火災常需要長時間滅火的主要原因。

電池熱失控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製造缺陷、物理損傷、極端溫度環境、過度充電或放電、以及電池老化等。了解這些風險因素很重要,尤其對於日常使用電動車的車主而言,認識電池的基本特性有助於適當的使用和維護。

鋰電池日常使用與維護注意事項

正確的使用和維護習慣是防止電動車電池起火的第一道防線。首先,應避免將電動車長時間暴露在極端溫度環境中,特別是高溫場所,如夏季陽光直射下的停車場。高溫環境會加速電池老化並增加熱失控的風險,因此盡可能選擇陰涼處停車是一項簡單但有效的預防措施。

在充電方面,應使用原廠認證的充電設備,並遵循製造商建議的充電指南。過度充電或使用不兼容的充電器可能導致電池過熱或電路負荷過大,增加起火風險。同時,應避免在電池電量極低的情況下繼續使用車輛,深度放電會對電池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加速電池性能衰退並提高安全風險。

定期進行專業檢查和維護也是預防電池問題的關鍵。電動車使用一段時間後,應由專業技師檢查電池系統的健康狀況,包括電池模組、冷卻系統和電路連接等。及早發現並解決潛在問題可有效降低起火風險,同時延長電池使用壽命,這不僅關乎安全,也與車輛的長期經濟性直接相關。

識別電池異常的警訊

預防電池起火的另一重要環節是及時識別異常警訊。雖然每款電動車型可能有所差異,但某些共通的異常信號值得所有電動車主警惕。這些警訊包括車輛在不使用時發出異常聲音或氣味、電池溫度異常升高、車輛顯示系統出現電池警告信息等。

當電池開始出現問題時,車輛通常會通過儀表板發出警告。如果發現電池充電異常緩慢或快速、續航里程突然大幅下降、或充電過程中發出異常聲音和氣味,都應立即停止使用並聯繫專業維修人員。這些早期信號往往是更嚴重問題的前兆,及時處理可避免後續的安全隱患。

在日常行駛中,若發現車輛性能突然變差或出現不明原因的功率限制,也可能是電池系統出現問題的徵兆。此時應避免繼續高強度使用車輛,如進行長途旅行或高速行駛,以免加劇潛在的電池問題。記住,對異常信號的敏感度和迅速反應是避免嚴重安全事故的關鍵。

電動車電池起火時的應對策略

火災初期的緊急處置

當電動車電池開始起火時,首要任務是確保人員安全並迅速通知專業救援人員。無論火勢大小,應立即撤離車輛和周邊區域,保持安全距離,因為鋰電池火災可能突然爆炸或產生有毒氣體。撤離時應站在上風處,避免吸入有毒煙霧,同時切記不要站在車頭處,防止電動車因系統故障而突然暴衝造成二次意外。

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如火勢尚處於初期階段且有合適的滅火設備,可嘗試進行初步控制。對於小型鋰電池設備(如手機、行動電源)起火,可使用乾粉滅火器撲滅,或直接將其泡入水桶中,後者通常效果更佳。但對於電動車等大型鋰電池起火,一般的滅火器往往難以完全控制火勢,此時最重要的是立即撥打119,通知消防部門這是電動車火災,以便他們準備專業設備。

電動車電池起火與傳統燃油車火災有本質區別,熱失控反應可能持續數小時,且即使表面火勢看似控制,內部仍可能繼續燃燒1。因此,非專業人員不應低估電動車火災的危險性,也不要過度自信地嘗試完全撲滅,應始終將人身安全置於首位。

專業滅火方法與設備

消防專業人員處理電動車火災時採用的主要策略是大量用水持續冷卻電池,阻止熱失控進一步蔓延。這種方法需要長時間且大量的水資源,消防隊通常會使用高壓水槍或噴水系統對車輛進行持續灌水,確保電池溫度迅速下降。滅火過程可能持續超過4小時,直到確保電池完全降溫至穩定狀態,其原理是讓水源直接到達電池中心。

近年來,消防部門已開發多種專門應對電動車火災的新型設備。例如,消防處展示的五大新型滅火工具,包括應急插頭、高壓噴霧喉筆、電動車輛滅火氈、電池滅火系統和臨時水池。其中,電池滅火系統通過高壓氣動刺針刺穿車輛底部的電池外殼,直接高效地注水,迅速降低電池溫度,解決了傳統方法耗時且耗水的問題。

另一種有效的滅火方法是使用專業的滅火毯,這種設備能覆蓋整輛車,利用窒息法防止煙霧擴散並控制火勢。現代滅火毯設計先進,可抵禦高達550度的高溫,重量輕便(約45公斤),長11米、寬8米,足以覆蓋一輛電動客貨車,且操作簡便,只需兩名消防人員即可完成覆蓋。這種方法特別適合在無法立即獲得大量水源的場景中使用。

防止電池火災復燃的措施

鋰電池火災的一個關鍵特點是即使火勢看似已經熄滅,內部仍可能繼續燃燒並引發復燃。這是因為鋰電池中的電解液和材料在高溫下容易重新燃燒,形成潛在的隱患。因此,即使初步滅火成功,也必須對電動車保持持續監控,並定期冷卻,防止復燃現象發生。

對於已經處理過的電動車火災,專業人員會採取「沉浸法」,將整輛車或電池模組放入水中進行浸泡,以徹底冷卻電池並防止再次起火。消防處展示的「臨時水池」就是為此目的設計,由防洪擋板快速組裝而成,能為燃燒中的電動車實行水浸降溫。這種方法雖然操作複雜,但在處理嚴重的電池火災時效果顯著,特別適合用於已經控制主要火勢但擔心復燃的情況。

專業消防隊伍通常會在滅火後持續監測電池溫度至少24小時,確保所有可能的熱點都已完全冷卻。在某些情況下,他們可能會使用熱感應相機監測電池溫度,以確保沒有任何局部區域溫度異常上升。這種謹慎的態度反映了電動車火災的複雜性,以及防止復燃在整個滅火過程中的重要地位。

電動車火災對環境和健康的影響

有毒氣體與環境污染問題

電動車電池起火不僅是安全隱患,也帶來嚴重的環境和健康問題。鋰電池熱失控燃燒時會產生大量有毒氣體,包括氫氟酸、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這些氣體對呼吸道系統或皮膚可能造成嚴重危害。長時間暴露在這些有毒煙霧中可能導致急性呼吸道損傷、眼睛和皮膚刺激,嚴重情況下甚至可能致命。

除了直接的健康威脅,電動車火災產生的化學物質也會對環境造成污染。滅火過程中使用的大量水可能攜帶溶解的電池材料和燃燒副產品進入水系統,對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這些污染物可能包括重金屬如鈷、鎳和錳等,它們在環境中難以降解,可能對生態系統造成長期影響。

因此,專業的電動車火災處理不僅關注滅火本身,還需要考慮環境保護措施,如控制和收集污染的滅火水,防止其流入自然水體。在某些國家和地區,已經開始制定專門的電動車火災處理協議,包括如何最小化環境影響的指南。這反映了隨著電動車普及,社會對其全生命周期安全和環保問題的關注不斷提高。

預防措施對降低風險的重要性

考慮到電動車火災的嚴重後果,預防措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預防工作應從設計、製造、使用到棄置的全過程進行考量。對於製造商而言,持續改進電池安全設計,如加強電池隔熱層、優化冷卻系統和開發更安全的電池材料,是降低火災風險的根本途徑。

對於個人用戶,除了前文提到的使用注意事項外,還應關注車輛定期維護和保養。特別是電動車的冷卻系統和電池管理系統(BMS)的健康狀況,這些系統對於防止電池過熱和熱失控至關重要。用戶應嚴格遵守製造商的維護指南,不擅自改裝或修理高壓電池系統,以免增加安全風險。

此外,提高公眾對電動車安全知識的認知也是降低風險的重要環節。車主應了解基本的電動車安全知識,包括識別異常信號、初期火災處理和緊急情況下的自救措施。同時,公共場所如停車場、充電站等應配備適當的消防設備和安全標識,並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和演練,為可能發生的火災做好準備。

結論

電動車作為綠色交通的代表,在環保節能方面具有顯著優勢,但其獨特的電池系統也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安全挑戰。通過了解電動車電池燃燒的原理、預防措施和應對策略,車主可以更安全地享受電動出行的便利。預防始終優於治療,日常的正確使用和維護是避免電池起火的最佳方法。

當面對電動車火災時,確保人員安全永遠是首要任務,普通民眾不應嘗試處理大型電動車電池火災,而應迅速撤離並尋求專業救援。隨著技術進步和安全標準提高,電動車的安全性正在不斷改善,新型滅火設備的開發也為緊急情況提供了更有效的應對工具。

最終,電動車安全是製造商、使用者和社會各方共同責任。通過加強安全意識、完善法規標準、推動技術創新,我們可以在享受綠色出行便利的同時,將安全風險降至最低。隨著電動車技術的成熟和普及,相信未來電動車將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繼續引領交通出行的綠色革命。

發佈留言